2025年07月01日 14:00 北京
20年前的今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一文,首次提出并生动阐释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当我们今天来到党的诞生地,来到我们党梦想启航的地方,重温这篇文章时,我们的灵魂受到“红船精神”的激励与洗礼,我们的眼睛也会被跃然纸上的思想光芒所照亮,让我们看得更清,看得更远,不断打开历史纵深,去把握“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与重大历史意义。
“红船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集中、生动、具体的体现。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文化运动中孕育、在社会改造思潮中演化、在各地的建党活动中淬炼,最后在产业工人与新型知识分子集中的大上海汇聚,在嘉兴南湖小船上凝结与升华。在这里,代表们通过党纲宣告了一个伟大社会革命时代的到来。整个建党过程,是伟大觉醒年代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一股奔腾向前的革命洪流。“红船”是这一革命洪流中勇立潮头的一叶方舟,它承载着伟大社会革命的梦想,扬帆起航,成为中国新型革命源头的象征。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红船”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党在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纵观中华文明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实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继周制礼乐、秦制郡县、隋制科举之后最伟大的文明创制,是中华文明形态自我更新的重要标志,是对跨世纪漫长社会革命的奠基。
从历史唯物主义视野看来,社会革命是文明形态更新的基本范式。按照社会革命的基本逻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会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但恩格斯发现各国社会革命的具体路径有所不同,如英国始于工业革命,法国始于政治革命,而德国始于哲学革命。再看中国近现代史,我们会得出结论,中国的社会革命始于文化革命,从文化革命入手,进而走向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呈现出漫长革命的特点。从文化革命走向政治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离不开高远的文化理想与强烈的文化关怀。这特质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世俗主义的现代化,而是由一个具有文化信仰的政党动员社会革命的现代化。这种文化信仰,就集中体现在伟大建党精神之中,体现在“红船精神”之中。可以说,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是通过漫长社会革命实现文明更新的关键,而“红船精神”就点亮了文明更新的引航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今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实现自我更新、重焕荣光,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本在于党的文明使命的引领。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文明使命的政党。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共产党不仅确立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而且以文明再造、文明更新为己任。第一次世界大战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普遍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满目疮痍。李大钊在1918年《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中提出“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他将十月革命视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在中华文明至暗时刻,中国共产党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领导人民走向文化变革与文明更新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正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激活”作用,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开始了“伟大觉醒”,并从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的强大精神力量中演化出“伟大建党精神”,演化出“红船精神”。这种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作为文化信仰的力量,不断激励党领导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完成文明更新的使命。
“红船精神”乃至整个伟大建党精神,都是中华文明基本精神的时代表达与现代形态。在这里,我们可以读到生生不息的宇宙观、积极变革的历史主动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读到士志于道、先知先觉的担道精神,读到明德新民或明德亲民的道德理想主义与民本情怀,等等。可以说,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展示出来的革命性、真理性、理想性、人民性、先进性、忠诚性等文化气质与文化品格,是五千年文明滋养出来的,是早期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想主义与中华文明的道德理想主义相结合形成的文化信仰。
这一文化信仰经受住了白色恐怖的考验,经受住了万里长征的考验,在延安时期得到进一步凝练和升华。可以说,在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革命文化建设有机融入了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为中国共产党延续和发展几千年的德性政治文明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基础上,深刻总结了百年大党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坚持“两个结合”、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一系列内在关联、有机统一的重大理论,贯通了中华文明史、革命史与现代化史,极大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文明意识、文明自信与文明使命。从新时代的文明理论与实践逻辑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百年大党的文化信仰与精神力量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社会革命、塑造文明新形态中发挥着灵魂性作用。
纵观跨世纪漫长革命历程,“红船精神”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象征,始终像一盏明亮的引航灯,照亮我们前行,激励我们走在时代前列,以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引领我们坚持“两个结合”实现文明更新。
(本文系作者2025年6月21日在嘉兴南湖以“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勇立潮头”为主题的第七届红船论坛上的发言摘编)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
【来源:浙江日报】
法人微信号
扫描二维码加好友